首页 > 学校部门

学科研训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地理的快乐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3日 00:00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地理的快乐

—探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初探

曹继萍

一、探究式教学给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长期以来,在地理教学的课堂上,课堂活动停留在师生之间的单向传递。教师是主宰,学生则是一种知识的容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即便是教学中应用了多媒体辅助于地理教学,也只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了一种较为现代的教学手段而已,教学的思路没有变,仍是一种偏重于结论的掌握,忽视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与结论获得的认知策略过程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

  新的课程改革给了我们地理教师新的地理教育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这些新的理念成为这次地理教材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也是我们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指路航标。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目标,即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这种要求,使我们必须思考,改革一贯禀习的教学模式。

  地理新课程实施一年来,我觉得新课程最具生命力的理念是改变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突显出来。探究式学习是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掀起的教育现代化运动中,由美国著名科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倡导提出的。他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学生应像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把探究式学习引入课堂教学,就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开放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它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是一般的记忆、理解和掌握,更强调学生通过参与探究问题的体验,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领悟科学观念,培养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
二、探究性学习理念实施的案例举要
  假若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如通过问题、主题、案例、情境等方式来探究教材内容,就可能会激活地理教学。
  探究性学习是对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及组织形式一种摒弃。一方面,学生将从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另一方面,教学模式也将发生根本的变革。就地理学科而言,课程的内容和呈现方式多样化了,既包括课堂内学生的探究、讨论、交流、质疑等活动,也包括课堂外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活动。

(一)课堂内的探究
  以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为例,谈谈开展探究性学习思路。
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即导入新课阶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是导入新课的指导思想。我这样导入新课:通过60亿人口日及世界人口增长的现状等三份资料(详见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实录),引起学生的共鸣――地球的人口增长得太快了。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如此快的人口增长速度,能降下来吗?如何才能控制世界和我国人口的增长?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知识本身的魅力和光华,吸引其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后面的探究性学习打下了基础。这样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引导探究,启发思维进入课堂学习阶段。实践证明,学生经过探索、思考、或动手操作获取的知识,印象最为深刻。所以这个阶段,我把它设计成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地担当了学习的主体,他们通过与老师、与同学讨论,通过思考等方式,在合作中、在探索中体验着学习的快乐。(体现探究、合作、体验的新课改观念)当然,这种探究并不是随意的,它更需要老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老师要精巧的打造教学环节,精当的运用教学手段,精妙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启发学生思维。而且,通过这个过程,教师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学习状况,通过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探究过程详见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实录)。
  发现规律,整体感知知识总结、知识建构阶段。先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通过知识性内容的小结,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迁移巩固,拓展课堂训练是学生内化知识、熟练技能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教师要精心设计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拓展课堂是指引导学生在课外涉猎更多的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新知识,可以给学生介绍相关的网站,或书籍。这体现了新课改的探究性学习理念,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即拓展了知识,有增强了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二)课堂外的探究
  以《读地图和照片研究城市变化》为例谈谈如何开展课外的探究实践活动。
  首先确定课题目标,布置课题准备,并注明课题进度,要求课题的呈现方式(如研究报告,计算机课件)。具体如下:
  课题目标 在本课题中,你要调查所在城市(或感兴趣的某一城市如:上海、青岛、威海、深圳、广州等)的空间结构变化及特征、城市化的过程及特点,并试着分析变化的原因。
  课题准备 为了圆满完成这一课题,你要努力做好以下准备:
1、收集所在城市或你感兴趣的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及各时期的城市人口、建成区面积(城市用地范围)的资料。持续时间为3周。跟与你选择相同城市的同学组成一组,全组同学分工合作。
2、找出该城市不同时期内主要功能区,标出其范围。
3、以小组形式,讨论该城市功能区变化的特点和原因。
4、讨论不同时期该城市人口、功能区变化的特点和原因。
  课题呈现方式 用计算机PowerPoint程序做出课件,进行小组展示,并配有解说员,限时10分钟。
  学生对这种探究性学习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积极地投入到资料的收集、整理及课件的制作中,在全体同学中形成了学习的浓厚氛围。成果展示课上,学生争先恐后地用课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各小组的研究成果及课件制作,不仅令同学叹服,也使我们老师备感惊喜。各小组制作的课件制作精良,思路清晰,更可喜的是,学生达到了不做完美决不放弃的境界,学会了共同利用各种资源来完成工作,学会了合作。
三、探究性学习理念实施的思考
1、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问题
  老师设计的问题应该是这样的:首先,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如果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这样的问题无探究性可言;二是讨论的问题具有开放性。这里所谓的开放性是指允许对讨论的问题做出多种可能解释或结论,具有开改性的探究讨论主题,会刺激学生萌发富有新意的联想,从而促进他的创造性思维及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发展。
2、探究性学习要因课程内容而定
  探究性学习并非全盘否定以前的学习方式,由于学生知识结构的限制,有些教学内容仍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避免牵强附会、不切实际、一窝蜂式的探究性学习
3、强调学生整体参与,重视小组合作
  探究性讨论主要以小组为组织形式,要求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让每一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百花齐放,而不是要他们重复教科书、教师或他人已有的结论。参加讨论的人,不必考虑自己的见解是否正确、是否恰当,讨论不由教师支配,也不是少数几个学生唱主角,而是要求全体学生都平等地参与其中。在讨论中,要考虑并欣赏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
4、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应做出自我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这节课我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我落实了目标要求了吗?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吗?我学到了哪些知识?它们之间有联系吗?我能将它们表达清楚吗?我用到哪些方法技巧获得哪些新知识?在小组协作学习中我做出了哪些贡献?
  愿我们的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地理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