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部门

心灵驿站

第八十六期教师阅读--校园心理危机及其干预(5)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01日 00:00

(接第八十五期)

5、增强学生的适应和应对能力

适应是指机体在遇到环境变化时,应会产生相应的行为,以便个体在变化的环境中再生活下去。适应反应是以防卫反应理论为基础的,而防卫反应是由一定动机所驱使的,目的在于回避精神上的不快和痛苦。典型的自我防卫反应有:否认、幻想、补偿、投射、合理化、压抑、反向作用、转弱、情绪分离、孤立、退化、升华、抵消等。“应对过程”一词是用来说明人类对环境改变的行为。而适应与应对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增加对机体危害的行为。我们应该对这些有害健康的适应、应对机制进行心理干预;二是降低对机体危害的行为发生的机率,采取自我保护的行为来对付困境。如预先了解了所要发生的问题的性质而主动地寻求帮助等。心理教师要帮助学生合理地使用其适应、应对行为,使之有利于向个体的积极方面转化。

6、处理学生的心身反应

疼痛是常见的心身反应。处理疼痛除了使用止痛药和镇静药外,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心理暗示来止痛或采用与学生交谈、欣赏音乐、看电视等转移注意力等方法。疼痛常常使学生有所失,进而发展成为行为退缩。处理该问题的最核心之处莫过于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孤寂是一种意识到的与某些重要的人或物分离的体验,它不同于孤独。处理的办法是扩大学生与客观世界的接触。由于疾病带来的功能或丧失而导致身体的变化。此时,心理应对的目标在于协助学生接受身体的改变,鼓励学生参与治疗,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争取社会支持和亲属的配合。

(五)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策略

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分为危机预防和危机处理两个方面

学校可以通过培训、普及性宣传来帮助教师和学生家长深化对心理危机的认识和了解,树立危机预防意识,增强对心理危机的鉴别能力;要求他们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改善教育和对待学生的方式,尽量降低学生的应激水平,及时甑别和保护易感个体。同时,要在学生中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培养他们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进行青春期生理知识和性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课程,积极参与解决学生发展中的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心理抗挫和保健能力;介绍心理危机干预和应对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危机应对技巧、危机耐受力和危机免疫力等,预防危机的发生。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工作的信息网络和快速反应通道。学校要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将其作为重点关注对象;班主任要定期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绪状态以及所发生的重要生活事件;学生宿舍管理员负责将寝室有危机苗头和突发危机事件的学生及时上报学院;在学生班级、寝室一级安排学生骨干分子注意观察和发现身边出现的危机事态,并及时报告;建立心理热线电话或在校园网站设咨询专栏,使学生能够快速有效地传达求助信息。通过经常性的排查收集信息,学校及时发现并掌握危机信号,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

当碰到处于心理危机困境中的同学时,学校工作人员应该:

1.主动倾听并热情关注,给予心理上支持;

2.提供疏泄机会,鼓励当事者将自己的内心表达出来;

3.解释危机的发展过程,使当事者理解目前的境遇、理解他人的情感,树立自信;

4.给予希望和促使其保持乐观的态度和心境;

5.培养兴趣,鼓励其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6.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多与家人、亲友、同事接触和联系,减少孤独和心理隔离。

实际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的、网络的工程。系统是指它是从头到尾的一个系列,校长、主任、心理老师、班主任、学生骨干各司所职。网络是指彼此间都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为杜绝学生因心理问题非正常死亡和其他极端事故的发生,心理老师干的工作需要大家一同来努力,一同来维系。个别学生的非正常死亡,给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提出了现实要求。事实上,尽管有的学校已经建立起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但通常,勇于走进这些地方倾诉自己的内心秘密的学生还是寥寥无几。其中,有社会观念的问题,如不少人认为,进咨询中心的人都是“神经病”;也有干预中心的工作未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甚至不过是个空架子等原因。无论从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的层面,还是从为国家培养合格接班人的角度,学校都应该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建立完善的机构,配备专职的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有必要提醒学生家长,引导孩子排除来自社会的不良干扰,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六)反应性危机干预六步法:

美国学者格林与詹姆斯(B.E.Gilliland,R.K.James,1993)提出,包括定义问题、保证求助者的安全、提供支持、检查替代解决方法、做出计划、获得承诺。

1、定义问题:

从求助者的立场出发探索和定义问题。使用积极倾听技术、包括使用开放式问题。既注意求助者的语言信息,也注意其非语言信息。

行动:根据求助者的需要和可资利用的环境支持,采取非指导性的、合作的或指导性的干预方式。包括:检查替代解决方法、制订计划、获得承诺。

2、保证求助者安全:

评估对求助者躯体和心理安全的致死性、危险程度、失去能动性的情况或严重性。评估求助者的内部事件及围绕求助者的情景,如果必要的话,保证求助者知道代替冲动和自我毁灭行动的解决方法。

3、提供支持:

让求助者认识到危机干预工作这是可靠的支持者。通过语言、声调和躯体语言向求助者表达,危机干预工作者是以关心的、积极的、接受的不偏不倚的和个人的态度来处理危机事件。

4、检查替代解决方法:

帮助求助者探索他或他可以利用的解决方法。促使求助着积极地搜索可以获得的环境支持、可资利用的应付方式,发掘积极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