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部门

德育新闻

241优质班会课案例

发布时间:2006年11月21日 00:00
讲文明,做一个受公众欢迎的人
--- 241 班主题班会提纲
班长:(开场白)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走出家门,走出国门旅游的中国人是越来越多了。尤其在黄金周,许多景点游客暴涨,在推动国家旅游业的同时,也存在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相当一部分的游客有相当不文明的言行举止。
可幸的是我们国家今年提出“文明中国”的口号,把讲文明,树新风提高到人格、国格的高度。全国上下开展了做文明市民、文明游客,创文明小区、文明城市的系列活动。
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如何从现在就培养自己良好的文化道德素养,做文明青年,文明学生,做一个受公众欢迎的人呢?
我们今天班会时间将对这个话题展开讨论,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一.我们旅游在外的好心情会被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所破坏。经常会遇到的使你不愉快的有哪些不文明言行呢?
----小品:春游路上
----小品:公共汽车上
1.随地吐痰
2.随处大小便
3.攀采树枝花朵
4.攀登禁止攀登的公物和建筑
5.在国家保护建筑及树木上乱刻乱画乱写
6.随便丢垃圾.如:饭盒、塑料袋、旧报纸、饮料瓶、卫生纸等
7.在公共场所大声喊叫,或聚众喧哗
8.清早或夜晚在宾馆大声敲门,说笑而吵醒他人
9.如厕后不冲水,或用脚踩把手
10.团队集合时间迟到,让他人久等,到达后不道歉
11.在车上抽烟
12 插队看风景,上车拥挤

(以上有些可以用表演的形式,让观众猜出来.也可以由主持人提示,同学根据自身经历思考。)
主持人:根据我们自身经历和看到的类似不文明举止,请想一想为什么会有如此举止呢?(习惯成自然;未想许多;只想到自己方便;)

二.不文明的行为会造成哪些危害呢?
1.主持人.
-- 据报道,泰山平时一天环卫工人收的垃圾达10 吨,黄金周达50吨之多.虽然增加了环卫工人 ,还是难以招架.有时游客随便丢垃圾,一有风便到处飞,工人有时要上树,有时要拴根绳子下悬崖捡垃圾,否则美好的风景会被破坏.如果游客都能把垃圾放进垃圾桶该多好呢!
--- 九寨沟: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减少了不文明行为,人人争当文明游客,个个关注环境保护。我们应为保护祖国大好河山出力。
2.下面我们再请大家听一段对话.(一位中国游客在韩国,日本的亲身感受)

---在韩国,日本等国家有用简体中文写的告示:请便后冲水! 请不要登上台阶!.....(因为只有中国人才会有这样不文明行为.)

3.同学们发言
主持人:请大家提出自己的看法: 不文明的行为会造成哪些危害呢?
-- 害人不利于自己的形象
-- 个人行为给他人增加麻烦,破坏他人情绪
-- 损害了祖国大好河山的自然风景
-- 增加人力物力浪费
---有损人格国格,有损中国人尊严
--- 有损于2008年奥运会时的中国形象

4. 主持人:大家想象一下:
我们在大街上遇到一位美国人,他傲慢无礼,我们会说,”美国人怎么就这个样?真差劲!”因此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清除不良习惯,培养自己的文明举止.
为中国人增光.
--- 请两位在美国英国生活过的同学谈在国外的体会。

三.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讲文明的学生,一个受公众欢迎的人呢?
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然后推一代表发言. 最好能例举事例。
1、从自己做起.从家人做起
2、 从身边做起
3、从今天做起
4 、不危害他人
5 、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6 、唤醒民众的羞耻感
7 、争当文明市民、文明观众、文明游客、文明学生.为创建“文明中国”作出贡献.
8 、遵守交通规则
9 、不乱打110等公益电话。(问为什么。)
10 、不讲脏话,尊老爱幼有礼貌

主持人讲话:同学们的发言很好。有时我们在公共场所会看到各种告示,我们会自觉守规矩;假如我们在没有告示,没有警察,没有督促的情况下也能自觉守规矩,讲文明吗?--- 能!
看到不文明的行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劝告或制止吗?--- 能!

四. 请班主任点评。(省略)
五.主持人总结.
A: 专家说,要提高一个民族的全民文明水平比提高其经济水平还要难.
B: 为了提高我们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我们伟大祖国的国际地位和声誉,
为2008奥运会做好软件方面的准备,我们要做一个父母、老师、同学、朋友……所欢迎的人,做一个人民大众欢迎的人。
A: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同学们,行动起来吧! 做一个讲文明的,受公众欢迎的人吧!
B :全体请起立。我们一起宣誓:
---我们要为文明中国打好基础;我们要为文明中国创造环境;我们要为创造和谐社会从自己做起;我们要把爱国爱人民落实到每一天;我们要言必行,行必果。做一个有益于祖国,有益于人民的人。
2006.11.5.
(本次班会多数信息来自CCTV1“新闻调查”节目)

                                     [2006-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