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首页 > 校园资讯

校园新闻

名师引领,课堂转型——华科附中特级(名师)示范课系列活动(六)纪实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01日 17:53

   

名师引领,课堂转型

——华科附中特级(名师)示范课系列活动(六)纪实


       2022年3月28日,华科附中特级(名师)示范课系列活动(六)在学校录播室举行。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教学副校长王德昌主讲示范课并做题为《上有逻辑的课》的微专题报告。校长鲁周超、副校长彭树德、全体数学组教师、35岁以下理科青年教师以及其它学科部分教师在现场或通过视频直播参加听课交流活动。

                       
 

        王德昌老师执教的课题是《条件概率》。本节课为概念课,王老师从两个具体情境出发,引导学生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并明确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再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带领学生逐步深入问题,理解概念,并初步解决相关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概念的抽象历程,提高他们的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为了在有限的一节课内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新概念,王老师创设了两个学生非常熟悉又相互对照的摸球求概率的实例,让学生明确一个新的问题:即两个事件不独立时如何计算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进而引入条件概率。古典概型是学生最熟悉的概率模型,王老师通过古典概型实例提出求条件概率的问题,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理解新问题,从而感受条件概率概念的具体形态,为抽象出条件概率打好基础。王老师接下来抛出层层递进的几个问题,让学生从具体的求条件概率的实例中抽象出条件概率的概念,并获得求条件概率的方法,即古典概型情境下可以通过缩小样本空间求解,一般情境下通过条件概率公式求解。最后王老师通过典型例题深化学生对条件概率概念的认识,熟悉求条件概率的方法。整节课,王老师通过问题串环环相扣,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了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培养了学生核心素养,展示了个人深厚的教学功底和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示范了在常态化教学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示范课后,王德昌老师作《上有逻辑的课》的微专题报告,从八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上一堂有逻辑的课。在报告中,王老师从逻辑的基本含义出发,具体阐述了上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逻辑,即课题引入有逻辑,文本处理有逻辑,课堂演绎有逻辑,问题设计有逻辑,板书设计有逻辑,小结回顾有逻辑,衔接过渡有逻辑,问题解决有逻辑。在阐述“课堂演绎有逻辑”时,王老师提出生活实例和最基础的知识应该是知识演绎的起点;数学概念的演绎应该是由特殊到一般;课堂中还应注意前后呼应。在阐述“问题设计有逻辑”时,王老师提出问题的设计应基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梳理清楚其递进关系。学校正在积极探索元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王老师的这节示范课将元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元思课堂的核心理念,为到场听课老师做了很好的示范。 王德昌老师作微专题报告       

       副校长彭树德在点评中,指出本节课的三大优点:教材钻研透彻,处理得当;教学语言简洁规范;知识的建构层层递进,有逻辑。另外,彭校长提醒大家要高度重视教学文本的解读,特别是要注意新旧教材相关内容的对比,在科学处理文本的基础上,上好一节课。 特级教师、副校长彭树德评课       

       

       校长鲁周超充分肯定了王老师的示范课,本节课内容丰富,推进紧凑,并要求老师们要从思维培养的高度去体会和理解本节课。鲁校长特别提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教学,要注重起点思维,注重从源头上开始,要舍得花时间,要做好必要的铺垫,该“绕”的地方就要“绕”。鲁校长还抛出三个问题供老师们探讨,值得回味。 校长鲁周超讲话

       这次活动,既有宏观发展意识引领,又有具体课堂教学专业示范,既教又研、教研结合的务实作风也感染着每一位听课的教师,同时也激励我们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