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首页 > 校园资讯

校园新闻

“中华文化之旅”之中原文化探源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0日 00:00

“中华文化之旅”之中原文化探源
——高一国际班开展特色社会实践活动

201612月,华科附中国际部组织高一国际班进行了第一次主题为“中华文化之旅”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与河南郑州中学的国际班部进行交流,并先后考察了中华文化的几个代表性地点:包公祠、清明上河园、少林寺、龙门石窟。

郑州中学,本校同学与郑州中学的同学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同学们参与了郑州中学国际班丰富的社团文化活动,学习了兄弟学校在社团组织方面的有效经验。并与郑州中学的同学们一起听取了河南省博物院李琴关于中原文化的讲座。在讲座中,同学们了解了历史地理学中的“中原”概念。通过研讨古文化与考古序列、远古城市体系、远古政权的交融与更迭,对中原文化的魅力有了切身的感受。并且从文字、哲学、姓氏、国家等多个角度认识到了是中原文明开启了中华文明之源。通过听取讲座与主动研讨,我们认为:中原文化还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旺盛的创造力。

1 郑州中学听讲座《中华文化漫谈》

另外,本校同学还与郑州中学的同学进行了篮球友谊赛。这场比赛充分展示了双方素质教育方面的成果。

2 篮球友谊赛 图3 中场休息与才艺表演

第二天上午,师生一行到了包公祠。我们认真细致地考察了包公祠的主要部分如主展区、园容景区等。了解了中国祠堂的某些特点。在考察主展区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回廊、碑亭、大门、二门包公铜像、铜铡及包公断案蜡像、包公史料典籍、《开封府题名记碑》、碑文等的同时,学生主动了解了包拯一生的主要历史事迹,认识到了刚正不阿的性格及为民请命的道德品质是包拯为世人所赞颂的重要原因之一。

4 包公祠

在考察包公祠的同时,同学们还对与包拯相关的一些民间故事与轶事传闻进行了整理分析。为了了解历史与传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学生以铡美案”为例,对作为戏曲形象的陈世美与作为历史客体的陈世美进行了剥离与分析,认识到了戏曲不等于历史。戏曲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了历史信息的大众传播,但这种传播某种程度上又会固化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因此,在进行历史科学研究时,要注意不同历史材料的价值并谨慎选择材料。

5 铡美案

在清明上河园,学生感受到了“复活的历史”。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全方位的反映了北宋时期的社会风俗与经济文化,特别是北宋城市与商业经济的繁荣。学生细致地考察了清明上河园中建筑如城门楼虹桥街景店铺河道码头、船坊等,认识了北宋建筑的特点及其与北宋经济之间的联系。在宋代的酒楼茶肆当铺中,在汴绣官瓷年画的制作现场中体验了北宋流行文化的特色以及市民阶层的消费状态。与此同时,学生还欣赏了北宋时期的民间游艺杂耍盘鼓表演神课算命、博彩斗鸡斗狗街市风情,感受了北宋的城市生活与娱乐状态。

6 包拯巡河 图7岳飞枪挑梁王

8 附中同学“参加”北宋科举考试

最后,我们来到了中国雕刻艺术的集大成区域——龙门石窟。在考察龙门石窟时,学生们对不同时期的塑像进行了对比与分析,认为不同时期的不同风格与时代特色与不同时期的历史状态有着明显的联系。例如:在反映北魏造像艺术之大成的石窟寺宾阳中洞古阳洞莲花洞中,北魏民族的那征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正在逐渐地减弱,趋向清秀、温和。联系北魏历史,学生认为,这与北魏的日益农耕化,游牧特质的日趋衰弱有关。“自迁洛以来,涂饰虚伪,以侈相尚。于是而精悍之气销矣,朴固之风斫矣。 ”王夫之对北魏气质改变的感叹,从这些造像艺术中,也能得到某种映证。

9 远观石窟全景

通过这一次考察,学生们从“书本的历史与文化”走到了“现场的历史与文化”,进一步领悟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次社会实践有效的实践了这一学习理念。